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泰安 > 旅游景点 > 正文

2023年2月份“泰安好人榜”

发布日期:2023/3/7 16:54:11 浏览:20

来源时间为:2023-02-28

原标题:2023年2月份“泰安好人榜”

来源:泰安日报

原标题:2023年2月份“泰安好人榜”

来源:泰安日报

简介:苏继磊,男,汉族,197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工作人员。

主要事迹:从1999年8月27日参加第一次义务献血以来,苏继磊每年至少献血2次,这一坚持就是23年。截至2022年,他累计献血40余次,总量已达1.24万毫升,接近3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成为名副其实的“献血达人”。

苏继磊还是义务献血宣传员,宣传献血知识并带动家人朋友也加入义务献血行列。20多年来,他用热血凝聚爱心,用行动诠释奉献,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2008、2012、2016年,苏继磊分别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和金奖;2017年应邀参加泰安市庆祝世界献血者表彰会议并作为典型代表上台领奖;2018年获评泰安市直机关首届最美职工。

苏继磊在2022年抗疫关键时期自费购买口罩和酒精,送往云海小区和市总工会两个家属院,助力疫情防控;对市总工会管辖的两个家属院开展卫生大扫除,清除院内、楼道杂物,清运僵尸车,发放《创城须知》500余份,捐赠劳动手套100余副,参与交通执勤80余次;多次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关爱困难职工志愿服务活动。2019、2020年先后获评泰安市优秀志愿者、泰安市最美志愿者。

(推荐单位:泰安市总工会)

简介:张怀德,男,汉族,195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宁阳县磁窑镇尹家洼村村民。

主要事迹:张怀德是泰安市畜牧局的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后,他心系家乡发挥余热,无私奉献、倾力助推家乡乡村振兴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

30年前,他了解到村大院年久失修,村集体经济困难,办公条件简陋,便主动把老家四合院的房子腾出来,让村委会办公,自己和老伴搬到孩子家里居住。他还经常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村民解决困难。那时,张怀德只有几十块钱工资,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人,但遇到谁家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热心帮助,要是谁家的孩子不听话,不好好读书,张怀德就会主动上门找家长和孩子谈心,还经常给孩子们讲英雄故事,激励孩子们努力读书,报效国家,村民因此亲切地称呼他为“张老师”。

退休后,张怀德创办了尹家洼文艺演出队,组织10多名文艺爱好者成立了文艺活动志愿服务队,一年为群众开展义务演出10余场次,但村里缺少乐器,张怀德自掏腰包拿出2000元钱,为村里购买了锣鼓等乐器。

“张老师一直关心支持村里的发展,这些年为村里作了很多贡献。修路的时候,张老师带领老党员帮忙出工出力,为我们减轻了很大压力。现在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很感动,也很感激张老师给村里做的事情。”尹家洼村党支部书记张殿海说。

(推荐单位:宁阳县文明办)

见义勇为先进典型

简介:王凌山,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山东能源新矿赵官能源公司后勤保障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工,从事环卫保洁工作。

主要事迹:2022年4月5日下午4时,王凌山去往齐河县胡官镇垃圾站倾倒垃圾返回途中,经过赵官桥时,发现一个小女孩拿着杆子伸向河中,他意识到小女孩的行为十分危险,顺着树杆望向河中间,猛然看到有个落水男孩正在拼命挣扎,努力去抓小女孩手中的树杆。王凌山当即停住三轮车,向河边飞奔而去,衣服都来不及脱,毅然跳入河中。当王凌山游到孩子身边时,孩子因为在水里挣扎了一段时间,已筋疲力尽,失去了意识,正逐渐下沉。王凌山环抱着孩子奋力向河边游,几经努力,终于将孩子拉至岸边,并接着实施紧急抢救。孩子渐渐苏醒并恢复神智后,王凌山将孩子们安全送回家,便悄悄回单位上班了。

此后,王凌山没有对任何人提及此事。落水儿童的父母经多方打听,几经周折,时隔20天才确认孩子的救命恩人就是王凌山。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平凡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王凌山这纵身一跃,拯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也挽救了一个家庭,他在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为他人托起生的希望,彰显了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和大爱无私的“好人”情怀。

(推荐单位:山东能源新矿集团)

简介:刘波,男,汉族,1989年8月出生,肥城市仪阳街道刘台村村民。刘波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助力农民销售肥桃,帮助当地的种植户打开销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先后多次被电视台采访。2015年被肥城市仪阳街道评选为创业优秀青年。

主要事迹:2023年1月1日下午4时许,刘波带妻子去接孩子,开车行驶到肥城市泰临路湖屯镇附近时,发现前方行驶的摩托车冒出火苗,但驾驶员毫无察觉,刘波赶忙鸣笛提醒。摩托车刚一停下,火势突然加大,摩托车驾驶员身上的军大衣和裤子都被点燃,情况十分危急。刘波见状立刻停车,打开车门就冲过去帮助灭火,他一边把驾驶员拉到远离摩托车的位置,一边用手帮忙扑打其身上的火苗,并协助脱下正在燃烧的军大衣,随后赶紧拨打了119火警电话。救火期间,摩托车有3次爆炸,热浪一阵阵扑打到脸上,浓烟呛得人只想咳嗽,但刘波没有丝毫畏惧,一心帮摩托驾驶员灭火。灭完火之后刘波发现,被救人右腿棉裤和鞋子都被烧没了,但万幸没有伤到皮肤,他自己手上也因为着急救人直接用手拍火,烫了两个大水泡。

1月3日,被救摩托车驾驶员的家人找到了刘波,并给他送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肥城市文明办也在得知他的事迹后,第一时间送上鲜花,表彰他的英勇行为。

(推荐单位:肥城市文明办)

孝老爱亲先进典型

武超

简介:武超,男,汉族,197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综合服务中心治安保卫班班长。

主要事迹:武超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完成学业后从军卫国4年,转业后被安排在县供电局工作。2005至2010年,武超的父亲、大姐、三姐、四姐先后离世,大哥患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母亲两次手术后身体大不如前。家庭的巨大变故给年迈的母亲精神上带来致命打击,精神抑郁。武超担起家庭重担,数十年如一日照料母亲生活,让母亲走出了痛苦、战胜了忧郁,成为母亲坚强的精神支柱。

2021年4月23日,母亲不慎摔倒,摔伤股骨头,长期卧床治疗。武超详细了解治疗方案,精心照料母亲的生活。每天坚持为母亲梳头擦脸、洗脚按摩,2个小时为母亲翻一次身;走县城、去省城多方打听购买特效药,为母亲买钙片、打豆浆,守在病床前给母亲讲故事,刷老年人爱看的抖音,以减轻母亲的痛苦。他还经常接送母亲及其亲朋好友见面联系,常备母亲爱吃的水果、点心、餐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2019年12月起,武超向退伍军人发起“关爱军人父母行动”,筹资5万元建立慰问基金,有60多名老人得到帮助和照料,倡树起养老敬老的社会新风。

(推荐单位:东平县文明办)

王玉玲

简介:王玉玲,女,汉族,196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岱岳区夏张镇南白楼三村卫健主任。

主要事迹:王玉玲执着于爱与善良,用柔弱双肩扛起家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她坚守着孝善与初心,用坚强和微笑融化所有的艰辛苦难。寻常岁月,亲情无限,她用人间大爱,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

知足感恩,悉心照顾公婆。1997年,王玉玲和丈夫结婚,看着老两口为他们忙前忙后,疲惫的脸上却依然洋溢着笑容。那一刻,王玉玲知道二老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当时,我就默默发誓,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二老苦了半辈子,是该好好享福的时候了。”婚后,王玉玲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她孝顺老人,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生活,从未与老人起过争执。

无怨无悔,践行孝善真谛。2019年公公去世,对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的婆婆打击非常大,婆婆从此便卧床不起,生活起居不能自理。王玉玲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每天早上,她总是先给婆婆梳头、洗脸,把婆婆居住的环境打扫干净。婆婆患有小脑萎缩,糊涂时会大喊大叫、乱扔东西,还伴有大小便失禁,王玉玲不嫌脏不怕累,每天给婆婆擦洗身体、换衣服被褥,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大爱至孝,诠释亲情无限。王玉玲在公公婆婆身上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但是看到老人吃得好、穿得暖、心情好、精神棒,作为儿媳,王玉玲内心感到十分自豪。她凭借对公婆的大爱至孝,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称赞。

(推荐单位:岱岳区文明办)

敬业奉献先进典型

吕富江

简介:吕富江,男,汉族,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财源派出所三级警长。

主要事迹:吕富江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本色,践行宗旨意识,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冷暖放心间。吕富江作为社区民警,始终坚守在一线,扎根于群众。近年来,吕富江有力化解矛盾纠纷460余起,救助群众190余次,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同时,他经常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万余份,现场讲解知识1700余次,大大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

关心关爱未成年,做好法制副校长。吕富江主动与辖区学校对接,定期在校内开展“法制课堂”,为学校提供法律咨询,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他在治理校园周边安全环境中做了大量工作,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巡查执勤1100余次,对校内安保人员进行反恐防暴等30余次。

警情就是命令,无论何种警情,吕富江总是第一时间赶至现场。2022年5月,派出所接到轻生求助警情,吕富江立即带领辅警沿桥寻找,他妥善接近轻生男子,并耐心对其劝阻,该男子最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紧紧抱住他放声大哭。吕富江在劝阻后仍耐心细致询问其有关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直至男子表示不会再做出轻生举动。

(推荐单位:泰山区文明办)

尹雷

简介:尹雷,男,汉族,198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综合科副科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主要事迹:参加工作以来,尹雷通过不断刻苦钻研,虚心请教,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在工作中熟练运用政策,把问题变成课题,把难点变成亮点。他一有时间就会翻看军休干部档案,去军休干部家中走访,以便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军休人就是替国家保证待遇,替子女尽孝,既要当好政策宣传员、管理服务员,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员、生活勤务员。尹雷不分早晚、不分假日,只要军休干部有需要,“今天再晚也是早”,处理完才会安心,真正把军休干部当成自己的亲人。

2018年机构改革后,他被安排留守原军休所,人员少、任务重,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但他把“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作为座右铭,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用实际行动当好基层“勤务员”。

2022年,尹雷被抽调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又是从零开始,新的岗位和任务让他燃起了斗志。他带着新的热情投入更大的挑战,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扬了攻坚克难、日夜兼程的创城人精神。

尹雷始终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激励、鞭策自己,用满腔热情对待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他在岗位上流的每一滴汗水都在诠释着

[1] [2]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